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统计 > 科技规划

中共芜湖市委 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芜湖市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8-10-26 00:00 来源:芜湖科技局 作者:超级管理员 浏览次数: 字号:[    ]


各县、区委,县、区人民政府,省江北产业集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大桥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工委、管委,市直、驻芜各单位:

现将《芜湖市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芜湖市委

                                        芜湖市人民政府

                                   2018年8月1日


 

芜湖市贯彻落实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安徽省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精神,规划实施我市中长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工作部署,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聚焦建设现代化科教人才体系、产业体系、城乡体系、治理体系,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现创新能力新提升、发展动力新转换、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奋力打造现代化创新之城,当好皖江崛起排头兵、五大发展先行者,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芜湖篇章。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我市产业发展的重点、民生建设的难点,明确创新重点和主攻方向,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提高持续创新能力,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优势。

坚持人才优先。坚持把人才发展摆在优先位置,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推行科技成果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改革,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和分红试点,尊重创新创造的价值,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汇聚一批创新型人才和团队。

坚持深化改革。坚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

坚持扩大开放。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用好国内外创新资源,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构建开放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提升我市在国家创新格局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三)战略目标

立足“十三五”,瞄准2035年,展望2050年,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以下简称“三重一创”)建设顺利推进,基本建成产学研协调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取得突破,发明专利、人才保有量等创新核心指标进入长三角同类城市第一方阵和全国中等城市前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在前列。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力争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5件,每万户市场主体注册商标拥有量超过900件,形成3-5个国家级重大公共研发平台。

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取得突破,建成5个以上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推动芜湖制造率先迈向中高端。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高新技术企业数达80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

自主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创新政策法规制度更加健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科技供给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形成崇尚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引进300个创新创业团队、1000名领军人才、10000名高端人才。

第二步,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创新之城。“三重一创”建设成果显著,综合创新实力进入长三角同类城市第一方阵和全国中等城市前列,实现创新能力新提升、发展动力新转换、产业迈向中高端,在区域创新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在前列。

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备。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在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产学研合作更加深入、科技实力显著增强、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

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形成3—5个国内领先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备。创新政策不断完善,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创新文化氛围浓厚,全社会崇尚创新,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不断涌流的生动局面。

第三步,到205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创新之城。综合科技实力在长三角同类城市和全国中等城市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在前列。

全国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聚集地。拥有一批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新型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区域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高地。产业发展质量高、资源消耗低、核心竞争力强、结构高端化,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创新环境最优的城市。创新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更加优化,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产权、包容多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和价值导向。

二、战略部署

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按照“明确一个目标、坚持双轮驱动、依托三大平台、建设四大载体,实现六大转变”进行战略部署,为打造现代化创新之城提供发展动力。

“一个目标”就是奋力打造现代化创新之城。

“双轮驱动”就是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三大平台”就是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

“四大载体”就是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构建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各具特色专业化众创空间。

“六大转变”就是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

三、重点任务

围绕国家和省战略布局,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基础和产业特色,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创新任务部署落实。

(一)推动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在若干重点领域强化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应用技术研发、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强化科技供给,培育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和未来型产业。

1.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聚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通用航空、微电子(含汽车电子)、新型显示、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互联网及共享经济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产业前沿,集中力量开展前瞻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抢占未来制高点,走出有芜湖特色的发展路线。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扎实推进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百亿元、千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加快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围绕促进技术上台阶、产品创品牌、制造绿色化、规模增效益,组织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双百工程”,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新一轮技术改造。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服务化,加快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等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技术、管理不断升级,推动芜湖制造率先迈向中高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3.突出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创新。加快技术创新,推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服务外包、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共享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发展,高水平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强物流资源整合和物流业开放,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加快电商芜湖建设,统筹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布局发展,推进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分享经济。推进金融组织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动漫竞技产业,加快方特系列主题公园、新华联文化旅游、芜湖古城等项目建设,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4.推动现代农业的技术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建设安徽农业大数据中心,积极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农业装备等智慧农业应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支持国家、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发展高科技设施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提升“芜湖大米”、“芜湖江蟹”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土地流转、入股、托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二)完善创新平台建设体系,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以重大研发创新平台为龙头、以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为主体、以各类科技服务平台为支撑的创新平台体系,为打造现代化创新之城提供强大支撑。

1.加快建设重大研发创新平台。按照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重点打造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通用航空、微电子(含汽车电子)、新型显示、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互联网及共享经济等领域的40个左右重大研发创新平台,做强核心创新链,为产业链各环节创新创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鼓励现有产业技术研究院、有关公共服务平台与市场资源紧密结合,构建“一产业、多平台”发展格局,不断增强产业创新自我造血功能。根据创新平台发展状况,优胜劣汰,动态调整。全面构建符合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环境,建成一批行业认可的高端研发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中美下一代人工智能及工业机器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太赫兹芯片及第三代半导体研发中心等首批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重大研发创新平台,有力支撑全市乃至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江经济带持续发挥重要影响力。

2.加快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按照提升现有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转型升级的思路,围绕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等支柱产业,加快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攻克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难题。支持芜湖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钻石通航飞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和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发展,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研发、技术转移及成果孵化服务和工程化示范推广。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深入推动“互联网+”,加快完善现代服务业技术基础设施,全力推进“老船厂·智慧港”等项目实施,建设“互联网+高效物流”等平台,促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力争到2020年,建成30家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产业技术研究院。

3.加快建设创新服务平台。做大做强国家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特种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埃夫特机器人先进机构与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完成国家工业机器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建,支持试验试制专业平台建设,鼓励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制订,增强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加快皖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芜湖商标受理窗口等建设,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知识产权服务。

(三)推进区域协调和军民融合发展,提升整体创新效能。聚焦国家和省区域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要求及我市创新特色,加速创新要素集聚和优化配置,推动全市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

1.高质量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按照“一区多园”的空间架构,搭建各类创新平台,培育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发展高附加值创新型产业,构建新产业新业态集聚带。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成果处置、薪酬分配、科技金融、开放合作等方面大胆示范,在打造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政策先行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及搭建高端人才与“双创”结合的重要平台上,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更多的“芜湖方案”。

2.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创新能力。加强科技供给,加快培育建设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重点突破一批关系长远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组织实施重大研发项目,培育一批突破型、引领型的创新平台,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境内外龙头企业在基地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支持基地企业在境内外兼并重组拥有核心技术、高端品牌、营销渠道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促进部分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实现引领发展。

3.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开展更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抢抓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承接发达地区产业和技术转移。进一步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坚持“向东看、往东比”,扎实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加强与“京津冀”“珠三角”地区对接,深化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等示范区的交流,积极开展合芜蚌地区创新合作,主动呼应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拓展创新发展新空间。积极谋划科技城、创新走廊和特色小镇建设,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新途径,力争早日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鼓励各县区、开发区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创新政策和创新举措,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创新发展路径。

4.深化军民融合创新。构建军地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依托军地军民融合资源,建设军民融合项目、企业产品、成果转化、设备共享、专家咨询等信息管理支撑系统,构建集决策咨询、信息共享、统计评估、需求对接、交易撮合等功能于一体的芜湖市军民融合发展服务平台,推动军地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加强军地科技协同创新,以航空航天、智能装备、智能化模块及先进感知、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高性能特种材料等领域为重点,积极开展军民基础前沿和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速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积极开展军民深度融合试点示范,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新路径新模式。支持在芜军工科研院所和企业改革,鼓励军工科研院所组建企业集团,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改组改制,推动符合条件的军工企业上市和军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支持民口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国防科研领域。推广以股权为纽带的军民两用技术联盟创新合作模式,组建特种电缆等军民融合产业联盟。推广军民大型国防科研仪器设备整合共享模式,推动大型国防科研设施开放共享,建立军地科研资源共享共用和协同创新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组织开展军民融合创新创业活动,举办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大赛。

(四)提升各类主体创新能力,夯实创新发展基础。进一步明晰各类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和发展需求,精准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协同创新,系统提升创新能力。

1.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按照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三种类型,开展有针对性政策扶持、培育指导,支持规模以下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升规”,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壮大,加快形成创新能力突出、引领产业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全面落实普惠性优惠政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以及股权激励税收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政府创新规划、计划、专项等专家咨询组中产业专家、企业家的比例。鼓励领军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和高校院所系统布局创新链,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帮助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大幅度减轻企业负担。

2.推进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实施大学质量提升工程,深化市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资金分配、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承接、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充分发挥驻芜高校优势,鼓励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等建设一批优势学科,支持安徽工程大学建设国际工程师学院,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集群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基地。支持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建设,分类建设一批特色高水平院校、应用型高水平院校和技能型高水平院校。深化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改革,明晰科研院所功能定位,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支持有条件的科研院所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建设综合性、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增强在基础前沿和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中的骨干引领作用,更好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共享与发布体系,及时向社会提供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服务,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科技服务机构,搭建科技成果中试熟化、转移转化示范区、产业化基地等载体,培育职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形成服务产业化、功能社会化的转移转化网络。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估体系制度和年度报告制度,推进科技成果评价试点,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环境。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皖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智汇”科技成果路演中心等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县区、开发区与大院大所建立深度合作机制,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或技术转移机构,实现科技供给与发展需求精准对接。

(五)实施科技创新重点项目,支撑跨越式发展。围绕经济和产业发展亟需的科技共性问题,部署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

1.争取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鼓励科技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主动对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科技重大专项,深入挖掘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财政科技资金的项目支持,引领带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能力提升。

2.推进“三重一创”重大项目实施。按照分类管理、分类支持的原则,围绕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凝练一批服务全局战略、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建立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时督查项目建设进度,推进项目建设。

3.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围绕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通航技术与装备、现代农机等12个科技重大专项和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技术、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20个重点研发领域,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实施一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六)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激发创新活力。实施更加开放、灵活、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发展,努力打造中部一流、全国领先的人才高地。

1.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引进力度。深入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围绕全市首位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全球广泛延揽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加强对具有国际水平的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等优势资源集聚,打造一支具有产业引领力、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切实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采取柔性引进、项目引进、专项资助引进等方式,对我市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实行特殊政策、精准引进,开辟特殊支持渠道,妥善解决引进人才的配偶工作、子女上学问题。

2.大力培养创新型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深入实施芜湖市优秀企业家培育工程,加强民营新生代企业家培训,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创新型企业家。完善职业经理人认证培训体系,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选聘比例。建立企业家及职业经理人信息库。加快技工强市建设,提倡“工匠精神”,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引导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养软件工程师、机电工程师等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引进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3.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皖发〔2016〕45号)和《中共芜湖市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芜市发〔2017〕6号),健全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快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积极落实减少和取消职业资格许可认定工作。在严控编制总量的前提下,统筹推进编制周转池制度试点,满足市属高校、公立医院引进人才的需要。细化科研人员兼职、离岗创业等政策,促进高校院所与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双向流动。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探索科研人员年薪制和协议工资制,积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加快建设一体化、精细化、动态化的高层次人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七)推进双创活动,培育创新活力源泉。建设和完善创新创业载体,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加速释放创新潜能。

1.完善创新创业孵化机制。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主力军作用,复制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支持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芜湖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芜湖留学生创业园等各类孵化器、加速器建设,积极推广“持股孵化”“孵化+创投”等新模式,形成从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企业集聚到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构建创新与产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孵化机制,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

2.营造大众创新创业氛围。创造条件、优化环境,促进科研人员、海外高层次人才、大学生、农民工、草根人员创新创业。采取政府和高校共建方式成立一批创业学院、设立创新创业课程。支持高校院所建设创新创业中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内部创业平台,衍生孵化一批创新项目和科技型企业。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兼职兼薪创新创业。支持高校建立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办法,鼓励大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建立高水平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引进一批成功创业者、知名企业家、天使和创业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创业导师。积极举办全国机器人专利创新创业大赛、芜湖大学生专利创新创业大赛和皖江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赛事,为各类创新人才施展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四、保障措施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从体制改革、环境营造、资源投入、扩大开放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

(一)改革创新治理体系。完善创新决策咨询机制,加快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转变政府创新管理职能,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合理定位政府和市场功能。加强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和使用一批既熟悉科技也熟悉经济和金融工作的复合型干部。建立创新治理的社会参与机制,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基金会、科技社团等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市科技创新信息化工作平台,对市科技计划项目实行全程信息化管理,实现“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的全程留痕。改革竞争性研发类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提高项目单位科研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自主权。推进科技资源向全社会开放共享,鼓励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共用,推进研发和检验检测平台、科技基础设施等开放共享。

(二)加大财税投入保障力度。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强化整体设计,积极运用互联网手段、大数据技术,优化配置现有各类创新资金、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形成创新资源的集成放大效应。优化整合财政科技计划,梳理整合现有各类科技计划(专项)。推进科技经费管理改革,通过绩效挂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创业投资、担保等多种扶持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全面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按国家要求逐步将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转变为以普惠性政策为主,注重财税、金融、投资、产业、贸易、消费等政策与科技政策的配套。

(三)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争取投贷联动、股权众筹等试点。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持续推进“4321”政银担合作机制创新。壮大产业发展基金规模,通过股权投资、兼并重组、跨国并购、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形式,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力度。完善科技保险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设立科技保险专营机构,为科技企业、科研项目、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保险。积极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发展基金等各类股权投资,鼓励海内外天使投资人、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银行落户芜湖。大力推进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建立健全覆盖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企业生命全周期、产业形成全链条的股权投资基金体系。

(四)提高开放创新水平。实施“领军企业引进计划”,建立市、县(区)联动机制和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成果分享机制,推动重大领军企业项目落地。积极引进国内外科研机构、跨国公司等来芜设立研发机构,共建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支持芜湖企业围绕产业链布局,到境内外投资、并购、参股创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支持芜湖企业和高校院所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建设,建设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联合实验室。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到新兴产业发达国家考察交流开辟绿色通道。探索海外人才通过互联网等新形式参与本地项目研究。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园区与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和地区共建合作园区。

(五)实施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和品牌战略。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加快发展,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预警防范机制,加大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惩处力度。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芜湖分中心作用,争创中国(芜湖·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高专利创造质量,提升专利产业化水平,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和企业。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建设,大力推广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贷款,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列入金融机构年度目标考核。深入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行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培育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美誉度好的知名品牌。加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四大质量基础建设,打造一批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商标品牌建设,支持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和国际国内名牌,支持“走出去”企业使用自主商标品牌。

(六)培育良好创新环境。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的监测评价,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形成更加精准高效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制度,担任高校院所等事业单位及其所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单位的正职领导,可以按规定获得现金奖励;担任其他领导职务的,可以按规定获得现金、股份或者出资比例等奖励和报酬。建立遵循科技创新规律、符合科技事业发展实际的科研项目预算、财务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价体系。大力开展科普惠民活动,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到2020年,力争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牢固树立创新第一动力、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建立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明确任务分工,坚定不移推动各项部署落地生根。各县区、开发区要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推进机制。完善市、县区和部门之间创新会商沟通机制,加强工作联动,形成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考核评价。完善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把研发投入增长、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知识产权创造等指标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对应保尽保、应贷尽贷、财政经费支持增长、项目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科技考核指标分解、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发展等情况定期督查,开展国有控股金融和担保机构、天使基金、产业基金、风投基金等投资项目数和绩效的双考核。进一步完善以产业成果、科技成果、人才成果、改革成果为核心的创新调查、监测和统计机制,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及时宣传报道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加大对国家、省、市创新系列政策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人人支持创新、人人参与创新、人人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