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科技局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W2021149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1-11-19 11:33信息来源: 芜湖市科技局阅读次数: 字体:【  

办复类别:A

 

杨潘委员:

您提出的《抓住自贸区发展新机遇 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提案收悉。提案建议鼓励引进优秀人才打造智能网联产业园扶持智能网联龙头企业,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快速推动智能网联应用落地。这些建议很有针对性和建设性我局高度重视,会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经信局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认真开展提案办理工作

成立了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和局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同时制定了提案办理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分解任务,明确责任,限期完成。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办公室牵头协调、各科室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确保提案办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完成。

二、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经过多年培育,我市打造了以经开区、高新区、湾沚区为主要载体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形成以奇瑞股份、奇瑞新能源、奇瑞商用车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为核心,以启迪半导体、赛腾微电子、精嘉电子、瑞迪微电子等重要芯片、半导体元器件企业为支撑,集聚伯特利、森思泰克、宏景电子、伯泰克、雄狮科技、长信科技、纬湃电子、大陆车身、天弋锂电、杰诺瑞电控等智能网联关键系统集成供应商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体系。

1.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成立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何友旺同志任组长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工作推进组,先后召开产业链推进工作会议、产业链企业座谈会,研究部署产业链工作。研究制定《芜湖市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推进工作方案》,组建3支招商小分队,分别由经开区、高新区、湾沚区负责同志担任队长。绘制产业链图谱,统筹经开区、高新区编写产业链发展规划,明确近期工作任务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研究产业链发展支持政策,起草《芜湖市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专项扶持政策(讨论稿)》。产业链共集聚相关企业416家,其中规上企业206家,产值超1000亿元。

2.大力招引集聚人才。建立高端产业人才需求对接机制,定期向海内外发布技术人才需求,举办人才对接、博士论坛等,吸引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科技成果的一批留学归国人员、境外人才和团队加入中心。依据《安徽省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实施细则》《芜湖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实施办法》,多举措招引电驱动、燃料电池、智能芯片、控制算法等关键领域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来芜湖创业、工作。实行吸引创新人才的激励政策,建立重大项目与人才引进联动机制,加大国际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的引进力度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继续研究和优化芜湖市《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专项政策》,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对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有重大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给予奖励。紧密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在利用项目研究的同时,培养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复合技能人才。芜湖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人才发展集团,重磅推出“紫云英人才计划”,力争在人才招引、培养、服务、激励、保障等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与打造优质的人才生态相适应的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现代人才发展治理体系。

3.着力产业“智园”建设。高新区智能网联汽车小镇2020年获批省级特色小镇,目前一期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建设内容包括人车路城云协同发展的新型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体系、开放式数据平台云控中心(小镇大脑)及五个应用场景,计划2021年底完成建成后将打造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核心引领区、智能驾驶的先行先试区、大数据共享出行的应用示范区市政府支持奇瑞在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园,抢抓“新基建”机遇,加快布局新能源、智能网联、移动出行等“新增长点”,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品牌。项目规划建设创新研发中心、汽车智造综合区、智能网联示范区、高端装备创新区、海陆空立体物流枢纽、总部办公集群、商务金融中心、SOD社区等,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助力创业群体孵化成长。项目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引领,实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创新制造工程,以促进奇瑞汽车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

4.注重产业“智企”建设。研究制定扶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国家汽车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和倾斜,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区内的企业,实行国家和省、市规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并给予“两免三减半”加大市级财政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力度,每年在预算内安排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不少于10亿元并逐步增加在国家、省高技术产业化及国债贴息资金项目中优先推荐有发展潜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项目,在技改贴息项目的申报中安排适当比例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项目进行倾斜,重点扶持具备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做大做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申请专利的费用特别是发明专利给予补助;对重大专利技术产业化给予专项补助。开展2021年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今年认定智能工厂13家,数字化车间33个,其中汽车及零部件类工厂7家,车间10家,占比为36.96%。支持奇瑞集团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的“双跨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逐步构建面向垂直行业的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夯实产业基础。

5.推动智能网联应用落地2017年9月,奇瑞金溢科技汽车强强联手,建设完成一条V2X示范道路,也是安徽省首条建成的V2X示范道路,把V2X技术与无人驾驶车辆全面融合,实现智能召唤、自动泊车、动态路径规划等一系列典型应用场景。目前奇瑞正在芜湖市城东建设生态小镇与城市示范区,建设面积约70平方公里,改装开放道路行驶车辆1000辆,加装路口及路边单元110个,提供更加全面的移动出行服务,建立无人驾驶的车间网络系统。同时奇瑞已与腾讯智慧出合作,围绕5G新基建、车联网、云、车主运营、大数据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携手打造“TAI+辛巴UI车联网运营服务体系”,同时联合美团、e代驾、车行易、途虎养车等多家互联网企业组建智行者伙伴团队,致力于服务于广大车主,将内容聚合分发,生活出行服务等整合至同一平台下,实现车机平台,移动平台的账号统一化,服务一体化。奇瑞公司牵手百度、科大讯飞、中国汽研等45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成立安徽自贸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联盟。组建维达智谷、维达智能创新联盟和芜湖智能网联汽车协会推进产业链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试验检测能力合作充分发挥芜湖在关键零部件试验检测领域的技术优势,在整车轻量化、电机、电池、氢能源电堆等领域形成完整的试验检测能力,通过与周边城市的协调联动组建区域内电动汽车试验检测联盟,构筑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试验检测体系,谋求协同发展。

6.促进产业链创新发展。奇瑞新能源获批省科技重大专项(定向委托类)项目,省财政支持资金500万元。雄狮科技、禾田汽车、飞龙汽车电子等获批建设省新型研发机构。奇瑞汽车、瑞鹄模具、天能电池等7家产业链企业获2020年度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奇瑞新能源“铝基轻量化新能源乘用车短流程研发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获得中国汽车工业最高级别奖项—“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奇瑞新能源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汽车复合材料车身模压成形技术与装备”课题,顺利通过验收。成立规模2亿元的芜湖安芙兰科技投资基金将重点关注并投资于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依托雄狮科技组建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中心获批安徽省首批产业创新中心。指导奇瑞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出行技术领域,申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申报材料已经省科技厅转报至科技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顺应“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现实要求,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为指导,结合芜湖市发展现状及资源禀赋特征,抓产业链关键节点龙头企业,带动全产业链产销量提升,快速壮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以融合创新为重点,发挥汽车领域人才与技术优势,解决智能网联领域人才与技术短板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

1.强化产业政策供给加快产业发展规划专项扶持政策出台步伐,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重点环节,完善规划和政策内容,推进产业链招商提供规划指导和个性化政策支持。发挥产业基金、重点平台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流向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鼓励产业链企业借力做大做强。

2.紧抓自贸区建设机遇。大力推进自贸区芜湖片区的智能网联汽车重点产业建设工程,积极探索建立国际园区合作新机制,发挥安徽省自贸区芜湖片区的体制机制优势,在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引进海外优质企业,拓展海外消费市场方面做好文章,助力本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鼓励芜湖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在国际汽车市场加速融合的背景下,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

3.加大“双招双引”力度。针对产业链短板,瞄准智能网联整车龙头、核心部件及创新平台布局,编制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库,促进重点项目落地。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创孵社区,加快建设特色小镇,规划建设集研究开发、孵化加速、成果转化、创投基金、服务机构、专业化运营于一体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4.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每年实施一批科技计划项目和“揭榜挂帅”核心技术攻关、“卡脖子”技术重大项目,培育一批研发“省双100强”“市双50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精准招引产业发展亟需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和行业领军人才,推动建设一批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研发机构建设。

 

联系单位:市科技局

系 人:童震  3831594

 

 

 

                                    202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