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召开《芜湖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文件解读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4-09-30 17:17信息来源: 芜湖市科技局阅读次数:编辑:芜湖市科技局 字体:【  

发布时间:2024年9月30日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大厅      发布单位:市科技局

主持人:市科技局产业创新科章子涵  发布人: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燕   产业创新科副科长李佩瑾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顺应全球生物科技革命和科技产业变革新机遇,抢占未来产业赛道,构建较为健全的合成生物产业生态体系市政府办出台了《芜湖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芜政办秘〔202422号)。行动方案主要包括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坚持把创新以创新为动力,以培育企业为主线,以场景为牵引,布局重点产业赛道,重点推进产业化项目落地,打造产业专题园区,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成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引擎。

2027年,力争转化一批具有产业价值的合成生物科研成果,招引培育拥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合成生物科技型企业100家以上;全市合成生物产业规模超500亿元,成为国内领先的合成生物特色产业创新高地。到2030年,全市合成生物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第二部分,发展方向

聚焦以上目标,明确了六大发展方向

是生物材料。重点发展聚乳酸、乳酸等可降解材料产品开展生物基材料与CO2光催化聚合物等共聚改性研究开发生物基呋喃类化合物等材料。

二是生物医药。开发生物医学相关疾病筛查诊断、康复领域的药物试剂和医疗器械产品。重点开发生物蛋白、生物酶等生物中间体产品,开展微生物发酵法等生物合成制造工艺及其产业化研究。

三是生物农业。开展合成微生物群落优化、复合菌种筛选驯化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新一代具有杀虫活性的生物蛋白及其生物合成技术路线和使用技术等。

四是生物食品。开展活性多糖、多肽等相关天然功能活性材料的合成生物制造替代;构建高性能细胞工厂以及发展工业化培养技术。  

五是生物装备制造。聚焦上中、下游,重点研发以DNA合成、DNA 测序技术为核心的高通量自动化基因合成设备生物反应器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平台、高效分离纯化系统设备等。

六是生物平台工具。开展酶蛋白分子改造和设计、蛋白表达系统研究。重点招引底盘细胞改造、DNA元件设计公司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装备领域企业。

第三部分,工作举措

一是编制产业图谱并开展敲门行动。聚焦我市合成生物产业重点发展赛道,推动高能级生物制造重点项目落地建设,鼓励重点项目进行研发+制造+应用全产业链布局。

二是布局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和企业承接相关项目制造基地的转移;对接全国知名科研院所,组织成果对接专场活动,挖掘招引合成生物科技团队、成果转化项目在芜湖集聚。

三是培育一批种子企业。加强对合成生物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建立合成生物产业“种子选手库”,通过创新平台孵化培养更多面向未来的合成生物企业,鼓励在细分领域深耕厚植,培育出一批细分领域单项冠军企业。

四是建设研发中试和创新载体平台。支持高校企业牵头建设合成生物学通用研发平台中试验证平台合成生物学共性计算平台、检验检测平台。鼓励建设合成生物产业研究院、孵化器等共性载体平台;加强同国内合成生物领域重点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建立合成生物产业的应用研发体系。

五是实施关键技术专项攻关。围绕合成生物主要赛道,重点支持蛋白质分子设计等合成生物学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积极争取承担国家和省级合成生物领域重大战略科技任务。在“赤铸之光”重大科技项目上给予合成生物重点支持。

六是规划合成生物专业园区。建立“2+N”的芜湖市合成生物园区总体布局模式以三山经济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同时谋求多点布局、协同发展。支持高校与县区共建合成生物园区,同时在环保、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提供必要保障。

七是强化科技金融支持。谋划设立合成生物产业基金,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合成生物领域,支持合成生物领域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推动产业集聚。利用好各类基金投资人的项目资源。鼓励金融机构为合成生物产业配套创新产品,拓宽行业融资渠道。

八是培养合成生物人才梯队。建立合成生物高端人才库靶向引进人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在芜高校加强合成生物、生物医药相关学科建设支持企业和高校联合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引进人才按规定享受我市“紫云英”人才政策。

九是搭建合成生物应用场景。面向我市产业,主动挖掘应用场景,探索合成生物方法对化学方法替代的可能性。组织企业、投资机构、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筛选高价值应用场景。对合成生物领域重大场景应用创新项目,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00万元补助。

十是举办合成生物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合成生物路演、成果对接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挖掘一批优秀“种子”企业。依法组建合成生物产业联盟,搭建科技、产业、资本交流平台。鼓励合成生物高校院所、高水平机构成为我市“科创湾”全球合伙人,根据服务绩效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科技局牵头布局合成生物产业,统筹推进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定期调度。二是完善政策保障。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等金融机构优势,促进合成生物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三是深化宣传教育。加强合成生物技术科普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推进合成生物学与各界的交流。

以上就是《行动方案》的主要内容,谢谢!


    主持人: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提问。

    中安在线记者提问:芜湖市选择发展合成生物产业这一未来产业的原因

    沈燕:感谢您的提问。芜湖市选择发展合成生物产业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政策导向明确符合国家战略需求。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把生物制造定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合成生物产业也是国家双碳战略的有力支撑。今年多次提到新质生产力,生物技术也是十分符合新质生产力的特征。

2.产业前景广阔。合成生物技术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未来生物制造的方式有望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影响,根据预测,2030-2040年期间,全球会有60%的产品将由生物法(包括合成生物学)进行生产,经济影响将达到1.8-3.6万亿美元,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技术日趋成熟。基因编辑、基因测序和基因合成等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合成生物领域逐步应用,多学科融合程度加深生物制造在多个领域已部分替代了传统化工、动植物提取等生产方法,相关企业已逐渐做大做强,先后登录资本市场;随着资本的加速入场,市场热度持续提高,整个行业蒸蒸日上。

    4.发展基础良好。首先,芜湖在合成生物产业及上下游全产业链领域,拥有规上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部分企业已具备核心竞争优势。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40亿元。其次,具备一定研发能力。多所在芜高校开展合成生物学相关研究,安徽工程大学的“生物工程”重点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B+,并建有6个省部级研发平台在科研平台建设与运行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最后,芜湖有一定的算力基础。芜湖数据中心集群今年算力达到10000P以上可对大规模生物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挖掘出更多有关生物系统的信息和规律,预测和优化生物系统的行为,支撑我市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